曲州的天日渐转凉,但也不像皇城那般冬日里早早就下起了雪。

    那封祁渊写的信传到寿康宫的时候太后当即就叫人拿过来看了,恰好皇后也在宫中,太后看过信以后面上的表情十分精彩,皇后在一旁也有了几分好奇。

    “母后,可是陛下传了什么消息回来?”皇后一面给太后倒茶,一面温声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太后轻哼一声,把信递给她看。

    信上说玉妃有孕,延期回宫。

    若只是这样,太后应当不会如现在这般,细看上去还有几分满意。

    玉妃有孕是好事,可从曲州一路过来,行程久了,玉妃的身子本就不康健,若真要强行赶路,只怕孩子会出事。

    想到这儿,皇后继续看下去,待看完了那一整封信,她也算是知道太后为什么不恼了。

    这玉妃的身份原也一直未透露过,宫里人知道陛下在南巡途中纳了一位新妃,且一给位份就是玉妃,又把人护得极好,一点消息也不曾透出了,她们都在猜想会是怎样的姑娘能得陛下这般喜爱。

    现在她算是知道了。

    原来是沈家姑娘。

    只是这位沈姑娘,若是她没记错的话,去年太后也曾召她入宫,可她却不巧生了疹子,难以面圣,后自请去寺庙为太后祈福,听上去是个极重礼数的乖巧姑娘。

    “原来竟是那位沈姑娘,想来陛下看上的人总是不错的。”皇后收起了信纸,笑了笑。

    信上还说入宫便封玉妃为贵妃,似乎猜到这封信会让她看见,所以还叫她着人去收拾玉芙殿。

    “那孩子哀家只在她幼时见过一回,虽然那时候年纪小,但也是个极其水灵的孩子。”太后点点头缓声道,像是又想到了什么,神色又有几分愁,“只是那孩子会不会身子有些病弱?”

    都说玉妃病弱,连随圣驾回宫都回不了,想来当初面上生了疹子的事情也并非是故意为之。

    “母后不必忧心,随圣驾南巡的太医都是太医院里医术最好的,就算玉妃是有些体弱,仔细养养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。”皇后宽慰一句道。

    太后便也顺着点了点头,又说:“待胎象稳了才能回宫,年底都不一定能赶得回来,先准备着吧,玉芙殿一应都准备妥善些。”

    “是,母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