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章 当着和尚骂贼秃,还要人念你的好(1/4)
“据我所知,郑家一年的年利润,在两千万两至三千万两。
东印度公司的年利润比郑家肯定是只多不少的。
咦,海阁老,咱大明今年岁入多少两来着?”
张世康说罢,饶有兴致的看向海中期。
海中期当然知道张世康这是在嘲讽,因此连理都没理他,就当没听到。
大明今年年入两千六百多万两,不见得有人家老郑一家子挣得多,更比不上东印度公司。
虽然今年大明没有征收田赋,但也能从侧面看出来,远洋贸易究竟有多挣钱。
当然,张世康这么说,只是单纯的想激发崇祯老哥和内阁对于远洋贸易的兴趣。
毕竟没有什么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有说服力的了。
对于郑家和东印度公司的年利润,张世康知道更多的是,这其中有相当的比例,并非贸易所得。
不论是郑家,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,亦或是小弗朗机人,都会时常客串海盗的职能。
比如郑家,但凡是在他掌控的三条航线上不交保护费的,都会被郑家劫掠一空。
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更猛,仗着海军无敌,经常洗劫小弗朗机人的商船。
有本买卖,哪里有无本买卖来钱快。
当然,张世康也不笑话人家,因为他也想抢,嘿嘿。
果然,张世康一张口就是年利润上千万两,而且还有理有据的搬出郑芝龙和红毛夷,兵部工部等不相干部门倒没什么,对银子对数字比较敏感的海中期,立即就没了脾气。
身为大明的财政总管,海中期是很有觉悟的,别人找他要银子不好要,但倘若给他送银子,那他就举双手双脚赞成。
“不知张阁老打算给朝廷分多少份额?”海中期一张口就直指问题的核心。